文/米利暗
编辑/闫如意
(资料图)
爹味的黄昏
这不是一篇关于父亲的赞歌。
而且很遗憾,我们还要在父亲节讲出一个刺耳的真相:
父权与爹味如今已是互联网上被审判得最严重的对象。
在年轻人的眼中,“爹”代表着一种令人讨厌的人:
专横、霸道、爱说教,永远高高在上。哪怕已经被时代狠狠甩在身后,却依然对你指手画脚。
大家讨厌“爹味”,正是因为爹这个身份本身,天然包含了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凭什么?”
“就凭我是你爹。”
他不可僭越,他永远正确,他规定了答案。
在传统的家庭里,父亲代表着权威,也意味着压抑和控制。
爹可以不由分说地要求你服从,哪怕代价是使用暴力。
暴躁、沉默的父亲与隐忍、令人怜悯的母亲搭配在一起,构成了许许多多中国家庭的基础色调。
父亲寡言少语,却是一个家庭的情绪中心。他不擅长沟通,很少夸奖人,从不表达感情,也极少为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
固执、好强、要面子,对外人总是比对家里人更好。
作为男人的父亲,对琐碎的家务、孩子成长的细节不太上心。
“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很懒,家里的事都不管,让他做一点事还会发脾气。”
对小朋友而言,爸爸是:
“抽烟、喝酒、打牌,捧着手机玩游戏。”
“说不出我在学校里好朋友的名字。”
“从来不参加我的家长会,唯一一次还走错了教室。”
“把妈妈惹生气,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哭。”
都说“父爱如山”,有时候指的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父爱如同喜马拉雅山一样压得人无法喘息;
都说“父爱深沉厚重”,但子女却感觉和父亲拧巴了一辈子,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也从未理解过他;
都说“父亲的爱,总是在岁月的最深处”,实际上透过岁月双方达成的并不是彼此谅解,而是终生遗憾。
和爸爸关系很差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儿子会说:“绝对不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女儿则会讲:“一辈子不要嫁给这样的男人。”
时代早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在很多家庭中,父亲都不再是那个撑起家庭经济的唯一支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
男女同样在外挣钱,家务、照料孩子的工作,却依然大部分由女性来承担。
家庭中一些本应由父亲填满的角色,成了真空地带,一部分没有能适应变化的男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变得越发尴尬。
“丧偶式育儿”
“家庭中的多余人”
“有他没他都一样”
……
当然,数据与趋势,从来都不能代表具体的父亲,尤其是我们依然时常在新闻里读到一些波澜壮阔的父爱。
郭刚堂寻子,24年间除了找孩子什么都没干。只因为深深陷入失去孩子的自责,只有在路上,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个父亲;
北大朱令遭人下毒,父亲苦苦守在朱令身边,每天照顾着女儿的饮食起居;
在美国被无辜杀害的章莹颖,父亲带货直播,只为了攒钱再去一趟美国,找到深埋在垃圾堆里的章莹颖遗体带回家;
自闭症患者金晓宇的爸爸,临终前对全世界托孤,希望世界了解自己的儿子的翻译才华,让他不至于在自己死后无所依傍;
儿子患有罕见遗传病,父亲自建实验室配置药品,只为了让儿子活过三岁……
这些新闻人物,当然都是了不起的、带着浓浓的英雄色彩的父亲。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他们的生活主线被打断,家庭和子女的命运,成为了压倒一切的因素。
做个好父亲,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我们固然为这些父亲而感动,但是在今天这个变幻的时代,对普通人而言,也许更值得讨论的是:
普通中国人的家庭里,究竟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父亲呢?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父爱?
或许,答案早已藏在生活细节里。
父爱是用胸膛给孩子当床垫,再盖上暖暖的被子,稳稳进入梦乡。
是睡前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情感太过投入,小孩哭了半小时才哄好。
是抱着女儿吃饭,细心地用筷子的另外一头夹菜。
是下雨天孩子想玩水,他在旁边默默地撑伞。
是炎夏买一张大大的塑料布,铺在自己的大卡车上,为儿子造一座梦幻泳池。
是冬天骑电动车载孩子回家,等红绿灯的时候,两个人为了取暖,在车上一起摇摆。
是女儿犯了错,把他的东西撒了一地,他却一把抱过来说:“宝贝没事。”
是幼儿园要求表演节目,他陪女儿上台壮胆跳芭蕾。
是在儿子生日那天,扮成奥特曼送个蛋糕。
也可能是扮成丑陋的爱莎公主,吓得女儿哭了一鼻子。
是讲作业的时候对孩子说一句:你很聪明,可能是我没讲好。
是在雨里讲道理,头盔给你,自己淋雨。
是在高考的时候,在门口拉横幅说:人生考试很多,望我儿享受之。
是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一起哭得稀里哗啦。
是孩子上大学第一天也会忍不住抹眼泪。
是儿子放假回家,两个人在车站奔跑着拥抱,被扑倒在地。
是女儿第一次开车去上班,他不太放心,骑着摩托守了一路。
是他来到孩子的城市,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
是女儿结婚前一天,他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把我的心尖摘走了。”
是孩子回一趟家,遇到大雪封山,他开着挖掘机开路。
是父亲知道孩子爱吃石榴,就在沙子里埋了4个月等他回家。
是突然发现爸爸也会做一个文件夹,珍藏着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
父爱原来也可以不必僵硬和紧绷,需要几十年的彼此折磨,双方才能感受到彼此的爱。
父亲也并不需要永远当大英雄,而是和妈妈一起守护着小家,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有喜怒哀乐的父亲。
父亲也不必成为那个永远不会犯错、不会道歉的偶像,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会哭会笑的大活人。
在这个年代,做好父亲是真正地进入家庭中,与家里的每一个人共享悲伤或者喜悦,像一艘小船,自然流淌在命运本身的起伏跌宕之中;
是做具体的父亲,而不是抽象的“一家之主”;
是成为家庭中真正的一份子,而不是空洞的“暴君”。
写在最后:
很多人都说,导演陆庆屹拍摄自己的家庭纪录片《四个春天》里,有一个近乎完美的父亲。
他的完美并不在于他有多少钱,有多大的权力,而只是因为他活在生活里
——腊肉、小提琴、麻雀、贵州的阴雨、山歌、缝纫机……
一个家庭的生命力,在于面对所有的变故时的韧性与包容力,每个人都在家里经历了各自命运中的风波与动荡。
陆庆屹家里起过一场大火,父亲很惋惜东西都被烧没了,但他拿起了背板被烧黑的小提琴,拉起了一首叫《沉思》的曲子。
陆庆屹姐弟三人,都漂在远离家乡的北方。
姐姐患癌去世。
哥哥19岁就在清华教钢琴,“自毁前程”离开清华在北京郊区当隐士。
陆庆屹高中辍学后一直在各处游荡,在酒吧唱歌、去球队踢球,什么工作都做过,最后喜欢上摄影,自己拍来拍去,直到有了《四个春天》。
哥哥50多岁、弟弟40多岁时,依然还没有结婚。
父母当然希望他们结婚,但是从来没有强迫过他们,或者给他们介绍对象。
陆庆屹曾说:“有时候我都很难想象,爸妈为什么那么理解我们。”
普通家庭的孩子,终其一生希望在父亲身上得到的,或许从来都只是这么简单的东西。
图源:《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