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京东健康全面盈利后,阿里健康也传出一个好消息。在阿里2023财年业绩报告里,阿里健康总营收达到267亿,同比增长超过30%,年度利润约为5.34亿,这一数据上年同期为亏损2.66亿。也就是说,阿里健康全面实现扭亏为盈。
更早京东的财报,健康业务也是十分火热。去年全年实现营收467亿,同比增长52%。并且截至去年底,京东健康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超1.54亿,相比2021年净增3100万。今年一季度,京东健康再次保持增长势头,营收接近140亿,利润更是暴涨10倍。
不只是阿里和京东,特卖电商唯品会在这一赛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唯品会今年Q1业绩稳健,不仅是受益于消费复苏,也因为平台不断扩充品牌和货品矩阵,而健康品类就是其中一大亮点,如澳洲保健品牌斯维诗,在唯品会的粉丝数已经超过160万。
比如年初一段时间内,唯品会上的保健品热度飙升,益生菌销量同比增长84%,蛋白质/氨基酸相关商品销量同比大涨94%,乳铁蛋白相关商品销量同比增长347%。还有母亲节前2周,唯品会上养生保健产品销量同比激增近10倍。
电商站在消费复苏的最前沿,从几大平台的业绩表现看,健康消费正成为当下的新趋势。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3.6亿,仅占网民整体的34%。也就是说,对于寻求增量的各大电商平台而言,健康赛道依然是一片蓝海。
目前阿里京东和唯品会,在这一赛道各自做出了优势特色。阿里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为10亿人提供公平、普惠、可触及的健康服务”的平台,不仅做自营提升品质和服务,还签约了10多万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提供在线服务。
京东把自身定位为一家有责任的新型实体企业,健康业务更是如此。京东健康在全国设置22个药品仓库和500多个非药品仓库,自营冷链能力铺设到全国300多个城市,药品多、配送快,在稳定且强大的供应链保障下,京东健康找到了长期价值。
相比这两大电商巨头,唯品会并无规模和体量优势,它则是深耕特卖供应链,把更多健康用品和食品做到大牌、低价。这家公司在全球布置了上千名专业买手,不仅负责选品把控,还要去争取一手货源,把价格打下来,前面提到的斯维诗跟唯品会就是长期合作关系。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阿里、京东和唯品会都在寻找新的生意增量。人们保健意识的觉醒,助推了健康赛道站上新风口,几大平台在同一个赛道实现差异化、品质化发展,丰富了大家的消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