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晴空阔万里,碧翠染群山。15日13点3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由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36颗“吉林一号”卫星及其他5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进入轨道后,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记者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观礼台远眺,远处,两座巨大塔架巍然矗立、箭指苍穹。
“5、4、3、2、1!点火!”13时30分,随着发射口令响起,火箭拔地而起,烈焰照耀大地,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宛如一条巨龙拖着长长的火舌,载着36颗“吉林一号”卫星及其他5星,咆哮着一飞冲天。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内传来各个测控站点的报告声,大屏幕上显示着火箭飞行的实时动画。
“星箭分离!”“太阳能帆板展开!”调度口令响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
“此次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一刻终于到来,话音未落,观礼台顿时掌声雷鸣、经久不息,科研人员通过不分昼夜地努力,终于取得硕果。
36颗“吉林一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将与在轨的72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此次发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工程不仅实现“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也创造中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
据吉林长光卫星科研部部长韦树波介绍,“吉林一号”高分06星实现了0.75米分辨率、18.9公里幅宽的标准,重量仅有20公斤量级,为实现一箭多星发射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此次发射的这批卫星完成既定工作后,还将进行电推进、激光通信、高密度综电系统等新技术实验,为吉林长光卫星实现下一阶段目标做准备。
卫星结构研究室副主任、“吉林一号”高分06A星副总师石有胜介绍,为了完成此次发射任务,吉林长光卫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不仅优化改进生产工艺,规划具有吉林长光卫星特色的脉动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系统对过程进行记录,降低操作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卫星状态的一致性。
据了解,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至37次重访,可为农业、林业、气象、海洋、资源、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科学试验等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对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