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信行业2022年报及一季报业绩综述 云业务均实现翻番
来源:长江证券    2023-05-10 16:38:57

通信行业概览:AI浪潮势不可挡,景气度持续上扬

2022 年通信行业1整体(未统计三大运营商)实现营业收入 5,562.57 亿元,同比增长 8.87%,增速较2021年全年回落8.53pct,实现归母净利润331.67 元,同比增长36.36%, 实现扣非净利润 277.20 亿元,同比增长 71.50%。整体来看,由于 5G 投资处于高位及 行业景气度向好,行业整体收入增速较高。2022 年作为 5G 规模建设第三年,5G 从建 设向应用过渡,行业景气周期持续,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资料图】

2023Q1,剔除三大运营商,通信行业实现营收 1,238.31 亿元,同比增长 6.12%;剔除 中兴通讯和三大运营商,行业实现营收 946.89 亿元,同比增长 6.68%。利润端,剔除 三大运营商,通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 80.33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净利润 68.63 亿元,同比下降 3.57%;剔除中兴通讯和三大运营商,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53.91 亿 元,同比下降 7.65%,扣非净利润 44.08 亿元,同比下降 14.64%。分子板块来看,融合通信、流量产业链营收及业绩表现更佳:2023Q1,营收端,除光模 块和融合通信板块外,通信行业各个子板块均有所增长,其中 IDC 及配套、物联网板块 同比增速较快;利润端,IDC 及配套、无线主设备、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同比增速较快。 其中运营商板块营收及业绩维持了 2022 年的良好增长态势,反映行业经营持续向好。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 2023 年 4 月 28 日,电信业务板块(除去三大运营商、中兴通讯) 市盈率(TTM,整体法)为 39.50x,处在近一年估值 78%分位点,处在估值中高位,考 虑到数字中国、AI 大模型等因素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行业整体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运营商:盈利提升+估值重塑,开启戴维斯双击

2022 年业绩表现亮眼,产数业务持续发力。H 股口径,2022 年三大运营商合计实现通 信服务收入 15663 亿元,同比增长 8.0%,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698 亿元,同比增长 8.5%,营收、业绩均延续了 2021 年的良好增长态势。其中,中国移动(DICT+物联网)、 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产数业务可比口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 为 38.7%、19.0%、28.6%。从工信部口径来看,2022 年电信业务累计收入同比增长8.0%,新兴业务累计收入同比增长 32.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达到 19.4%,已成 为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

云业务均实现翻番,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2 年,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实现收入 503 亿元、579 亿元、36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08%、108%、121%,显著高于互联 网厂商云的增速。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H2 中国电信超越腾讯,成为我国第三大云商; 2022 年,移动云占据我国公有云市场份额第 6 位,较 2019 年提升 16 位,增速位列 TOP10 云服务商第一。此外,中国电信明确指引 2023 年天翼云营收将达千亿,中国移 动指引未来三年移动云将力争突破年营收 1500 亿元。

行业基本面稳定向好,折旧及摊销、销售费用占收比持续下降。从 H 股口径看,受益于 行业由竞争走向竞合、5G 长投资周期等因素影响,三大运营商折旧及摊销、销售费用 占收比均呈下降趋势。此外,由于三大运营商积极支撑 5G、产业数字化业务发展,5G 基站不断投入使用、算力网络持续投入,带动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占收比不断上升。

资本开支结构持续优化,向算力网络倾斜。2022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算力规模达 8 EFLOPS、3.8 EFLOPS,同比提升 54%、81%,算力规模实现了快速提升。2023 年,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预计投入资本开支 1832 亿元、990 亿元、769 亿元, 合计 3591 亿元,同比增长 2.0%。其中,中国移动算力方面投入 452 亿元,同比增长 34.9%,占比提升至近 25%;中国电信计划 IDC 投资 95 亿元、算力(云资源)投资 195 亿元,合计投资 290 亿元,占比达 29%;中国联通算网投资预计达 149 亿元,同比增 长 20.2%,占比约为 19%,投资持续向算力网络倾斜。

23Q1 延续良好增势,新旧动能齐发力。H 股口径,2023Q1 三大运营商合计实现通信 服务收入 4144 亿元,同比增长 7.6%,实现归母净利润 412 亿元,同比增长 9.9%。传 统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实现移动通信服务收入 506 亿元,同比增长 3.2%,实现固网及 智慧家庭服务收入 311 亿元,同比增长 5.0%;中国联通实现移动主营业务收入 438 亿 元,同比增长 4.4%,实现固网宽带接入收入 119 亿元,同比增长 3.1%。新兴业务方面, 中国移动 DICT 业务营收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3.9%;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营收 350 亿 元,同比增长 18.9%;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营收 224 亿元,同比增长 15.3%。

移动 ARPU 增速回升,DOU 维持双位数增长。ARPU 值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移动 ARPU 达 47.9 元、45.8 元、44.9 元,同比增长 0.8%、1.6%、2.0%,增 速较 2022 年有所回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固网综合 ARPU 达 39.2 元、47.5 元,同 比增长 3.7%、1.7%,维持稳定增长。流量方面,DOU 延续双位数增长,单 3 月 DOU 值达 16.95GB/户·月,同比增长 13.2%,再创新高。

ICT设备商:主业经营向好,算力业务或为新动能

22 年 ICT 设备商2实现营收 2,416.08 亿元,同比增长 9.89%;实现归母净利润 113.89 亿元,同比增长 15.33%,扣非净利润 89.49 亿元,同比增长 55.01%。22 年疫情对行 业供应链带来冲击,疫情影响下财政比较紧张,政企需求仍有一定压力,运营商需求保 持稳定,互联网厂商需求增长缓慢。23Q1 ICT 设备商实现营收 533.44 亿元,同比增长 5.78%,实现归母净利润 32.93 亿 元,同比增长 17.61%,实现扣非净利润 29.95 亿元,同比增长 24.38%。展望 23 年, 运营商市场,持续受益于云业务的投入加大;互联网市场需求持续回暖,AI 服务器有望 成为新增长动能;政企市场,伴随地方财政的恢复,需求有望在 Q2 之后看到修复。

毛利率延续增长:22 年 ICT 设备商行业毛利率为 30.07%,同比提升 1.39pct;23Q1 毛 利率达到 34.93%,同比提升 3.48pct,环比提升 6.71pct。AI 服务器有望迎高速增长,打开新增长极:ChatGPT、文心一言等 AIGC 大模型带来计 算资源需求井喷,催生 AI 服务器需求增长,叠加配置升级带动单台 AI 服务器价值较通 用型成倍增长,量价齐升。海外云巨头对 AI 服务器的需求更大,但随着国内 AI 大模型 的开发及应用拉动更多 AI 服务器需求,以及国内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的建设加速,国 内 AI 服务器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

英伟达和 AMD 等海外主流厂商的超算和云端训练产品如英伟达 A100/ H100、AMD MI250/MI250X 等均在禁售范围内,为国产 AI 芯片厂商带来窗口机遇。此外,超算芯片 制造的代工产能也在管控范围内,中国符合超算应用参数的 AI 芯片在海外代工亦受到 较大影响。考虑到国内 14nm 以下光刻产能有限,不同厂商对先进制程产能的抢占能力 存在差异,我们认为本轮 AI 服务器芯片国产化重点或在华为产业链方向。华为在计算 领域合作伙伴众多,包括长江计算、宝德、同方、神州数码、华鲲振宇、黄河等厂商。

光模块:云网业务去库存兑现,把握AI浪潮新机遇

22 年营收及利润增长高增长,23Q1 受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22 年光模块行业3实现营 收 244.48 亿元,同比增长 17.01%,归母净利润 36.89 亿元,同比增长 30.38%,扣非 净利润 31.73 亿元,同比增长 31.15%。23Q1,行业实现营收 48.09 亿元,同比下滑 12.90%,或主要受数通市场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实现归母净利润 6.39 亿元,同比下 滑 4.38%,扣非净利润 5.57 亿元,同比下滑 10.06%。

信骅月度营收从 22 年底以来持续走弱,海外云商去库存在 23Q1 充分体现:服务器产 业链上游来看,信骅是全球服务器 BMC 芯片龙头,近年市占率亦超过 60%。因而信骅 的营收增速指标可以作为服务器市场景气度的先行指标,从历史来看信骅的营收趋势领 先服务器市场约 1-2 个季度。从月度趋势来看,22 年底以来信骅单月营收环比持续走 弱,23 年 1-3 月营收累计同比下滑 42%。23Q1 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 的 Capex 为 142 亿美元/63 亿美元/66 亿美元/68 亿美 元,同比变动-5%/-36%/+24%/+28%;亚马逊/谷歌/微软云业务收入为 213 亿美元/75 亿 美元/221 亿美元,同比变动+16%/+28%/+16%;我们判断 23Q1 云商去库存已有充分 体现,后续 AI 大模型将成为云商 Capex 的最大边际变量。

22 年光模块行业整体毛利率为 29.52%,较 21 年同期提升 1.71pct。23Q1 光模块行业 整体毛利率 28.32%,同比提升 1.07pct。

IDC及配套设备:供需向好,新方案加速渗透

2022 年营收业绩增速略有放缓,行业形成分化。2022 年 IDC 行业相关厂商4实现营收 385.81 亿元,同比增长 14.09%;2023Q1 第三方 IDC 服务业实现营收 93.23 亿元,同 比增长 24.12%。整体来看,2022 年第三方 IDC 服务商受疫情影响及下游客户需求压 制影响,客户上架进度放缓,行业营收业绩有所承压;以英维克为代表的温控厂商以及 以科华数据、科士达为代表的 IDC 配套厂商,受下游新能源储能业务需求爆发,为公司 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营收业绩高速增长。长期来看,我们认为 5G、AI、IoT 等新技术和 应用场景带动下的流量爆发仍是未来行业发展核心,此外,AI 大模型将推动传统数据中 心向智算中心加速转型。智算中心平均功率等级将提升 1 倍左右,IDC 机柜有望迎来量 价齐升,而第三方 IDC 有望转型为算力平台综合服务提供商。

2022年IDC 行业相关厂商实现归母净利润 39.70 亿元,同比下滑14.62%;2023Q1, IDC 行业相关厂商实现归母净利润 14.84 亿元,同比增长 37.03%。对第三方 IDC 厂 商来说,数字经济和 AI 两翼拉动带来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 AI 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以及 AIGC 产品的应用落地,均对算力有高度依赖,AI 算力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作 为算力网络底座的 IDC 行业将充分受益。对 IDC 配套厂商来说,同样受益于算力增长, 对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建设需求上升后,带动其配套设备需求的爆发。毛利率整体呈稳中有升态势。整体来看,IDC 行业相关厂商毛利率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整体呈上升趋势。IDC 行业相关厂商毛利率季度波动较大,2022Q3/2022Q4/2023Q1, 行业毛利率分别为 29.65%/27.47%/36.83%。

物联网:整体增速放缓,静待需求回暖

AI 市场需求爆发,AI 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大势所趋。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三大运营商积 极布局之下,我国物联网产业高速增长。2017 年至 2022 年三大运营商蜂窝连接数从 2.71 亿提升至 18.45 亿,期间 CAGR 高达 46.75%。

2020 年虽受疫情的影响需求放缓 以及 2G、3G 退网,物联网存量连接数增速有所放缓,2021 年物联网存量连接数较 2020 年明显加速, 2022 年 9 月底,三大运营商蜂窝连接数达 17.48 亿户,同期三大运营商 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 16.82 亿户,代表“物”连接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超出代表 “人”连接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物联网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中国物联网设备连接量有望从 2016 年的 9 亿个增长至 2020 年的 74 亿个,CAGR 达 69.1%,2021-2025 年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增长 GAGR 将达到 15.5%,物联网行业长期 增长趋势不变。展望未来,随着 AI 市场需求爆发,AI 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大势所趋, 通过集成 AI 算力,物联网终端变得更加智能,可处理更多数据,应对更多差异化的复 杂环境。

2022 年,物联网板块营收业绩有所放缓。物联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5 2022 年实现营收 444.91 亿元,同比增长 17.10%。同期,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 28.55 亿元,同比增长0.87%。2022 年营收业绩增速较 2021 年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主要系 2022 年全年市场 环境复杂多变,物联网行业需求有一定滞缓。2023Q1,物联网板块营收业绩形成分化。2023Q1 物联网行业重点上市公司实现营收 107.60 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18.83%,实现归母净利润 3.10 亿元,同比下滑 36.32%。分细分板块看,模组、智能控制器、表计和终端分别实现营收增速 17%、17%、 43%、-16%;分别实现业绩增速-98%、8%、92%、2%,板块营收业绩形成分化。

通信模组

物联网需求依旧旺盛,通信模组行业营收业绩略有放缓。通信模组行业主要厂商62022 年实现营收 230.22 亿元,同比增长 25.36%;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8 亿元,同比增长 22.39%。2022 年营收及业绩增速较 2021 年略有放缓但稳步增长,我们认为主要系以 下原因:1)自 2022 年 3 月以来美联储加息抑制全球需求,海外需求有所放缓,各模组 厂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对营收业绩产生承压;2)全球物联网下游需求依旧旺盛,分通信制式来看 5G 和 4G Cat 1 增速较快,分下游应用需求来看车联网、智能表计、路 由器/CPE 等应用场景仍在快速增长爆发期,带动通信模组出货量的大幅提升。

23Q1 行业增速略有放缓,展望 Q2 有望逐季修复。2023Q1 通信模组行业合计实现营 收 55.81 亿元,同比增长 16.67%;实现归母净利润 0.04 亿元,同比增长-98.33%,其 中归母下滑较多主要系移远通信占比较高,公司去年开始加大对新领域投入产生较大的 研发人员投入。23Q1 行业增速略有放缓:主要系:1)行业海外出口占比高,海外需求 受降息压制放缓,营收业绩承压;2)下游经销商及客户库存高企,新增需求下滑。展望 Q2,随着下游终端需求的逐步修复向好以及经销商库存稳步消化,行业增速有望回升。

23Q1 整体盈利能力略有下滑。通信模组行业毛利率达到 19.5%,较 2021 年上升 0.4pct; 23Q1 行业整体毛利率为 18.9%,同比下滑 0.4pct,环比下滑 1.11pct。自 20Q3 起,行 业整体毛利率呈下滑趋势,上游芯片等原材料供给短缺及价格上涨对行业成本侧造成极 大压力;23Q1 毛利率反弹回升,主要系去年起厂商产品提价传导成本端压力在 Q1 有 所体现,叠加产品结构改善,带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智能控制器

智能控制器行业主要厂商72022 年实现营收 228.98 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0.31%,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5 亿元,同比下滑 34.17%。2023Q1 智能控制器行业合计实现营 收 51.90 亿元,同比下滑 0.17%;实现归母净利润 2.35 亿元,同比下滑 2.00%,营收 业绩较去年下滑明显或主要系:1)22H1 受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影响,部分客户因封控的 原因,上游原材料的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叠加俄乌战争因素,家电及工具板块的增速放 缓;2)自 2022 年 3 月以来美联储加息抑制全球需求,海外需求有所放缓,各控制器厂 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对营收业绩产生承压。

2022 年面对疫情影响叠加通胀下的原材料涨价、缺货等影响,智能控制器行业毛利率 同比下滑 0.7 pct 至 19.5%;23Q1 伴随着国内多地疫情放开后下游消费逐步修复,叠加 各家持续面临着上游原材料涨价、物流运输困难、疫情防控等多方面的压力,行业成本 侧及供应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因此行业整体毛利率仍呈回升较快,较 2022 年上升 1.9pct 至 19.6%。

北斗:军民两开花,行业景气度回升

2022 北斗板块营收小幅增长,利润基本持平。北三全球组网,北斗对于军用市场和民 用市场都是从 0 到 1 的突破,包括灾害监测、自动农机在内的下游应用解决方案均实现 高增长,因此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北斗板块营收和业绩已经有所体现。2022 北斗行 业重点上市公司8实现营业收入 146.48 亿元,同比+2.48%;同期录得归母净利润 13.91 亿元,同比-6.26%。单季度来看,板块公司 2023Q1 业绩仍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2023Q1 北斗行业重点上 市公司实现营收 29.17 亿元,同比+13.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55.53%。 考虑到板块多数公司营收与政府开支相关,预计其或从 2023Q2 开始逐季恢复。

伴随下游应用解决方案以及特殊机构需求向好,北斗行业毛利率提高。近几年随着北斗 市场不断成熟以及民用收入占比提升,北斗行业毛利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自 2021 年 起,高精度行业应用逐点爆发,带动行业毛利率不断攀升。2022 北斗行业毛利率为 39.70%,同比+0.59pct,主要系海格通信、中海达等公司毛利率下降影响。近年来,北斗行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稳定在 14%左右。北斗行业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 业,研发投入为核心驱动力。2022 年北斗行业重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 21.61 亿元, 占总营收的比重为 14.75%。从各大北斗厂商研发投入占比情况来看,华测导航、中海 达 2022 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达 18.02%、17.76%。

展望全年,在下游解决方案景气驱动以及特殊机构市场需求向好双重驱动下,北斗板块 全年营收与业绩维持高增长。军用市场方面,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球组网有望驱动特殊 机构市场订单加速落地。当前北斗渗透率仍较低,军队信息化建设为大势所趋,特殊机 构需求确定性强,预计今年将有小批量采购落地。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北三完成组网, 将有望推动北斗全球标配化。另外为摆脱单一依赖 GPS 以及提升性能,双模或者多模 形式将成全球主流。

民品高精度市场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是“长坡厚雪”的优质成长型赛道。民品市 场对于自主性可安全性的要求低于军品,因此其周期属性较弱。整体来看,2011-2021 年间高精度市场蓬勃发展,CAGR 为 27%。当前北斗正在和智能信息技术广泛结合,以 “北斗+智能化”的方式,逐步渗入交通、物流、农业、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形成了智能 交通、智慧农业、智慧管网、智能驾驶、智能控制等诸多应用领域。随着各行各业智能 化趋势不断提高,其对高精度的位置信息的需求愈发强烈,民品高精度市场不断拓展新 应用场景,其行业具备“长坡厚雪”的成长特征。

光纤光缆&海缆:Q1光棒出口强劲,海洋业务同比放缓

22 年业绩高增长,23Q1 海缆业务同比放缓:2022 年,光纤光缆&海缆板块9实现营收 1,127.46 亿元,同比增长 3.53%(增速较慢主要由于中天科技剥离了低利润率的商品贸 易资产),实现归母净利润 63.4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13.82%(主要由于 21 年中天科 技计提减值损失,通鼎互联和特发信息有大幅亏损),实现扣非净利润 56.36 亿元,同 比大幅增长 2816.89%。23Q1 实现营收 250.92 亿元,同比增长 4.06%,实现归母净利 润 15.42 亿元,同比下滑 6.51%;实现扣非净利润 11.39 亿元,同比下滑 23.94%。

海洋业务占比提升,光通信业务毛利率回升:22 年光纤光缆&海缆行业毛利率达到 17.03%,较 21 年同期提升 1.12pct;23Q1 光纤光缆&海缆行业毛利率达到 18.08%, 同比下滑 0.8pct,环比提升 3.24pct。我们认为行业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 1)海洋业务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性改善;2)光纤光缆行业格局改善,执行价格回升, 带来毛利率持续回升;3)部分公司如中天科技剥离了毛利率较低的贸易业务。

Q1 光棒出口强劲,涨价趋势持续:2023 年 3 月,光棒海关出口重量 214 吨,同比增长 93%,Q1 累计同比增长 48%。出口货值 1.16 亿元,同比增长 134%,Q1 累计同比增 长 97%;价格层面,光棒 3 月海关出口价在 54 元/吨,同比增长 21%,Q1 出口均价在 53.6 万元/吨,同比增长 33%,光棒价格依旧保持强劲。光缆成缆(海关编码 85447000) 海关出口货值在 17.2 亿元,同比增长 18%,Q1 累计同比增长 1%;光纤&光缆(海关 编码 90011000)海关出口货值在 5.6 亿元,同比增长 69%,Q1 累计同比增长 72%。

企业通信:需求释放,加速增长

企业通信产品凭借自身对企业有着降费增效的特点持续推动渗透率的提升,我们认为在 推广过程中用户习惯是较大的阻碍。疫情对传统企业协作方式形成了阻碍,迫使企业员 工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协作交流,对企业通信产品的用户使用习惯完成了强制培养,有 望全面提升企业通信板块景气度,行业增速加快。 企业通信产品凭借自身强大通信性能,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替代传统线下会议,可在 降低企业通讯、差旅等费用的同时,简化企业运行流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有望借助 疫情在企业端实现迅速普及。我们以企业通信硬件龙头亿联网络为例: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8.11 亿元,同比增长 31%,归母净利润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35%,营 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回升。

2023 年 Q1 销售情况良好,库存逐步消化。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司需求出现短 期波动,但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明确,企业对于通信设备的采购需求相对刚性,虽然面 临短期调整,但长期市场趋势向好。利润&费用端:2023Q1毛利率64.46%,同比+2.65pct, 主要系 2023Q1 美元汇率呈上升态势,而 2022Q1 则为先跌后升,期初期末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公司财务费用率 2.31%,同比+1.83pct,主要系 2023Q1 相较同期美元汇率 波动所致。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确保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市场需求持续恢复,业绩陆续释放。疫情催化了企业通信板块整体需求的高速增长,强 化了企业用户在视频会议、混合办公等方面的需求。我们预计随着疫情管控的有效进行, 行业需求将持续释放,推动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

回顶部